资管新规将加剧私募两极分化

中国证券报   2018-05-07 本文章723阅读

近期落地的资管新规奠定了资管行业未来发展的基调。笔者认为在资管新规下,私募行业的马太效应将加剧。

  资管新规利好大私募

  资管新规明确资管产品为非保本产品,保本理财被划出银行理财已是板上钉钉。截至2017年底,全国共有5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,理财产品数9.35万只;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.54万亿元,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为7.37万亿元,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24.95%。另一方面,22.17万亿的表外理财中,约有80%-85%以上为预期收益型产品,其余的净值型产品计价方式也大部分不符合新规对净值计算的要求。过渡期结束,表外理财预期收益型产品做净值型转化,将产生资金分流。从银行层面来看,一些小行的投研能力和净值管理的基础条件有限,可能转而与私募合作;部分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会寻找新的投资渠道。

  可以看到,大理财市场的“水”未变多,但最大的“容器”被打破,有利于其它“管道”。如果理财资金流向私募,大品牌的私募无疑“向阳花木早逢春”。

  私募FOF面临调整

  资管新规规定,“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、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”等。银行理财对接券商、基金子公司甚至私募投资基金等载体上的私募FOF产品应按照新规要求进行调整。

  从传统的私募基金的成长途径来看,私募基金的“天使”资金来源于:自己的钱;亲戚朋友的钱;FOF的投资资金。在做出一定的业绩之后,投资者逐步认可,渠道代销增多,规模增加。一些崭露头角的公司,品牌知名度不高,但投研能力优秀,形象称之为“大马拉小车”的私募,也是FOF喜爱的品种。流入FOF资金的减少,也必然对潜力新星产生影响。

  不过,小私募发展也并非全无机会。“均值回归”是资管的第一定律,规模与业绩总体上是呈现反比例的关系。巴菲特在回应伯克希尔规模太大对其业绩影响时曾说:“毫无疑问,我们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迅速增长,规模是问题所在。”规模小,是新私募的劣势,也同时是优势。东方红资管的林鹏说“卓越的业绩往往来自于正确的非共识的预测。”所谓非共识的预测,是市场的缝隙,也就是机会,小私募“船小好掉头”更容易捕捉这种机会。另外,随着对冲工具的完善,也为敢于创新的私募留足了空间。大私募获利好,小私募承压,资管新规落地后私募行业料进一步两极分化。

  强者恒强格局凸显

  好买研究中心数据显示,50亿元管理规模(规模按2017年年初统计)以上的私募在2017年的平均规模增速为39%,管理规模介于20亿至50亿的私募平均规模下降了1%,管理规模1亿至10亿的私募平均规模下降了2%,1亿以下管理规模的私募平均规模下降了3%。2018年初资金加速流入大型私募,不少大品牌私募规模再度膨胀,私募行业集中度加剧。2018年前四个月,管理规模前1%的私募拿走了整个私募行业34%的资金净流入,截至4月末,管理规模前10%的私募占了私募行业78%的管理规模。私募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显著。

  十年前私募进入大众视野。期间,景林、淡水泉、星石、和聚等私募在时间中积累了品牌,形成了标杆式的投资方式。笔者与投资者的交流中深刻感觉到私募品牌的力量。十年前与客户交流,客户的问题往往是“有什么样的好私募推荐?”,而十年后的现在,客户的问题则变成“某某基金现在机会如何?”可见,品牌私募在高净值人群中越来越受关注。

  越是品牌度高的基金,投资者对回撤的耐受度更好,持有时间更长,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。去年不少大品牌私募发行三年期的产品,即为例证。

关注
一键咨询